山东半岛冷流降雪与南支槽降雪的对比研究
分别以2003年2月22日和2005年12月7日两个典型的个例,对山东半岛冬季产生较强降水的南支槽系统和冷流降雪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比表明:南支槽系统高空为西南气流,地面往往配合温带气旋结构,冷流天气高空为高空槽过境后的西北气流控制,地面为冷高压;南支槽系统由于有较好的水汽输送,温度平流输送为正,高低空均为高温高湿层结,假相当位温值也较大。冷流天气过程高空是干冷的西北气流,温度平流输送为负,低空800hPa层以下西北气流经过渤海湾——相对陆地的暖中心时,海面上的暖湿空气沿着西北气流到达山东半岛北部地区,地面上由于海陆地形的摩擦作用和海陆温差形成的海岸锋作用形成小尺度的风向辐合,形成了800hPa层以下高湿,高层干冷的大气层结,假相当位温值也较小。南支槽上升气流基本上贯穿整个高度层,且上升速度值较大;冷流天气从底层到800hPa高度层附近为上升气流,值相对南支槽系统较小。800hPa高度层以上为下沉气流,说明了冷流过程较南支槽降水过程有着明显的低空性,发展非常浅薄。
冷流降雪 南支槽 冷平流 降雪过程
李建华 丛美环 崔宜少
威海市气象局,山东 威海,26420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6
200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