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7-9日连续暴雨过程分析
2007年7月7-9日镇江市出现了连续暴雨天气过程。这次降水于7月6日14时前后开始,到9日14时后逐渐停止,过程雨量市区254.2mm,丹徒区269.9mm,扬中市276.7mm,丹阳市234.6mm,句容市259.7mm,三天的雨量接近或超过历年平均的总梅雨量(263.3mm)。这次暴雨过程全市受灾严重,市区严重内涝,交通受阻,农田大部分受淹,农作物受灾,多处房屋倒塌、损坏。本文首先对这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以及涡度、水汽、水汽通量、K指数以及假相当位温等物理量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副高脊线位置及其范围的大小对冷暖空气交汇的区域乃至暴雨的发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面静止锋上的波动发展移经我市是暴雨天气过程中出现降水较为集中时段的影响系统;水汽条件和不稳定能量都非常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其次通过对雷达回波的分析,可知回波强度≥25dBz的回波顶高都在8KM以上,影响该市的强降水回波的强中心顶高达到12KM或以上,表明对流发展旺盛;另外当回波带为东西走向时,其南压或者北抬都比较缓慢,使得降水云团一直维持在该市上空,而当回波带转为东北-西南向或西北-东南向时,即回波由纬向转为经向度较大时,南压或北抬的速度则加快,使得回波较快移出;根据风廓线分析,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配置有利于对流的发展,其配置长时间维持又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
连续暴雨过程 形势分析 雷达回波 天气过程
马俊峰 孙翠梅 赵栋 周勍 王亚君
镇江市气象台,江苏镇江,21200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0
200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