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地基GPS遥感成都地区秋、冬季可降水量的分布特征

利用成都地区地基GPS观测网2007年9月~2008年2月的观测数据,解算出1min间隔的天顶总延迟,结合自动气象站资料计算出30min间隔的GPS遥感的大气可降水量(GPS-PWV)。对成都地区5个测站月平均GPS-PWV的时空分析表明:成都地区秋、冬季GPS-PWV的变化趋势从9月开始下降,1月达到最小值,2月又逐渐上升。在大气环流相同的情况下,地理位置相近的站,海拔高的地区大气中的水汽量比海拔低的地区要少,且月平均GPS-PWV变化较大;海拔高度相近的站,大气中的水汽含量由南向北减少。本文对成都站的GPS-PWV及其相关气象要素进行了日合成分析,结果显示:在静稳天气下,成都地区GPS-PWV日变化特征显著,具有双峰型特征:白天峰值与气温的最大值相对应;夜间峰值则与降水量的峰值相对应;GPS-PWV与地面空气相对湿度白天呈负相关,夜间呈正相关关系。

降水量 遥感 时空分布 全球定位系统

陈娇娜 李国平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成都 610225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成都 610225;成都区域气象中心,成都 610071;成都市气象局,成都 610071

国内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北京

中文

1-6

200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