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近海海气通量特征的研究

利用NCEP资料和经验正交分解(EOF)方法,对中国近海海域的潜热通量、感热通量、短波辐射通量以及净热通量等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在季节变化中,中国近海夏季净得热,冬季净失热,黑潮区域失热最多,冬半年潜热在黑潮区域有明显的高值中心,十月到二月感热在日本海区域也有明显的高值中心;在中高纬近海上空的通量以年际变化为主,存在2~7年的周期;年代际变化方差贡献达到40%的区域位于南海南部。分析净热通量的年代际变化,发现潜热变化的影响最大,感热对净热也有较大贡献,短波辐射有一定贡献。对平均感热和潜热的水平分布分析发现,二者比值在近陆地海域和在大洋中有明显差别,近陆地海域其比值较大甚至大于1,感热通量的贡献较大,大洋中比值较小。

海气热通量 经验正交分解 时空变化 黑潮区域

丛明 孙即霖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实验室&物理海洋实验室,青岛 266071

国内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北京

中文

1-22

200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