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海洋上层对台风婷婷的物理和生物响应

利用第二代海洋水色遥感传感器(SeaWiFS)资料、同时结合热带降雨测量卫星搭载的微波成像仪 TRMM/TMI 资料,分析研究了 0411 号台风婷婷(Tingting)经过太平洋(20°~ 30°N,138°~148°E)海域引起海洋上层叶绿素 a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海表温度(SST)、台风路径等要素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台风过后在研究区域内产生了大范围的上升流,且在受台风影响范围内,平均SST和平均叶绿素a浓度随时间序列演化上呈负相关:SST降低(升高)时,叶绿素a浓度增加(减少),相关系数为-0.776。在台风过境后,上述海域的叶绿素a浓度异常和SST异常现象维持了一周左右。从空间分布上看,受风力不对称的影响,台风路径右侧的叶绿素a浓度异常和SST异常明显大于左侧。在台风右侧形成了一条叶绿素a的富集带,平均浓度达到0.12mg/m3,为台风前的平均浓度0.055mg/m3的2倍之多,并且叶绿素a异常的浓度变化和SST异常变化随台风中心距离也呈负相关关系。由于台风造成了大面积海域内的叶绿素a浓度异常增长,而且这种异常现象能够维持一周左右,这表明对于台风经常过境的海域,台风造成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增长是不容忽视的。

叶绿素 海表温度 台风 海洋水色遥感 生物响应

杨元建 冯沙 孙亮 傅云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卫星遥感与气候环境实验室,合肥 230026

国内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北京

中文

1-10

200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