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沿线两次典型强降水天气个例对比分析
本文采用天气学及动力学方法,对祁连山沿线两次典型的区域性大—暴雨天气从环流背景、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动力机制以及地形特征、增雨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两次过程的相似点与不同之处,表明:切变辐合、低空急流及相对稳定的环流形势是祁连山沿线区域性强降水产生的关键,特殊的地形地貌及人工增雨作业为增加祁连山区降水量提供了有利条件。
强降水 天气特征 降水量 环流形势
殷雪莲 郭建华 董安祥 陈和平 曹玲 刘秀兰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20;甘肃省张掖市气象局,甘肃 张掖 734000 甘肃省张掖市气象局,甘肃 张掖 734000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20 甘肃省临泽县气象站,甘肃 临泽 73420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0
200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