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热带山地的碳湖特征及其效应
目标:利用不同高度的CO2浓度廓线整年连续观测资料,验证西双版纳热带山地区域,处于山谷中的热带季节雨林是否会出现碳湖现象?所形成的碳湖具有什么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其碳湖效应如何?对热带森林生态系统NEE的计算有没有影响?方法:利用建于起伏山坡阶梯上小凹地之处的铁塔上设置的8通道CO2浓度廓线观测仪1年的连续实测资料,通过统计分析,探讨碳湖现象是否存在;并用聚类分析方法,根据近地层(0.5m)的CO2浓度的日变化特征,对碳湖现象进行分类,得出碳湖的不同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分析不同类型碳湖的效应,及其对热带雨林NEE的影响。主要发现:在西双版纳山地中,存在碳湖现象;依据近地层CO2浓度的日变化特征来分类,可以分为8个类型;出现碳湖现象的a组可分为5个类型,其频率为51.8%;各种类型的碳湖具有较为复杂的日变化特征,可以为多峰型和单峰型;在碳湖现象出现时,傍晚多有CO2浓度的峰值出现;碳湖的强度,夜间大于昼间;雨季大于干季。碳湖现象每个月均可出现,3~10月出现频率较高,最多频次出现在6月,最少频次出现在2月;而未出现碳湖现象的b组可分为3个类型,主要分布在10~3月,最多频次出现在2月,在4~6月频率较低。各种类型的碳湖所导致的CO2浓度的变化主要出现在林内,对于林冠层及其林冠上方的CO2浓度的影响较小;不同碳湖类型的CO2浓度的垂直变率和时间变率呈现各异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将影响热带雨林的碳通量和森林大气碳储量变化,进而影响热带雨林的NEE,导致热带雨林的NEE呈现复杂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由此可以认为:碳湖现象导致的碳湖效应对处于山地的热带雨林的NEE具有明显影响,对热带雨林的碳汇源效应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热带雨林 碳湖特征 生态系统 分布特征
张一平 杨振 梁乃申 姚玉刚 谭正洪 沙丽清 高举明 宋清海 张明达 李志恒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 650223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 65022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 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日本 305-8506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24
200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