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夏季我国深对流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2007年我国大范围持续性暴雨、极端强降水与强对流事件导致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利用逐时FY-2C卫星红外亮温(TBB)资料对2007年夏季(6-8月)我国深对流活动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同已有文献的10年统计特征进行了对比。从TBB≤-52℃统计特征来看,2007年夏季我国大陆深对流活动主要集中在四个区域:华南沿海地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东部及四川、重庆,江淮流域。我国中东部地区深对流日际变化特征表明不同的月份深对流分布特征不同,深对流活动具有明显的间歇性、波动性特征。对比10年TBB≤-52℃统计结果来看,2007年夏季深对流日变化具有如下异常特征:第一,华南地区深对流具有午后发展特征,与多年平均表现为上午发展不同;其次,青藏高原深对流活动持续时间明显短于10年统计结果,并且东传特征不明显;第三,贵州东部、四川东北部山区、湖北西部山区、山东丘陵地带、江淮流域与华北平原深对流日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多峰特征;最后,江淮流域深对流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向东传播特征。
深对流 红外亮温 时空分布 对流活动
郑永光 祁秀香
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3
200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