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二次龙卷风的环境场及雷达回波特征
2006年6月29日和2008年6月20日,安徽北部的泗县和灵璧县出现龙卷风,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本文对这两次龙卷风发生前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对流参数,垂直风切变,地面中尺度系统以及雷达回波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次龙卷风发生前,副热带高压均受台风顶托处于西伸增强阶段,同时西风带有高空低槽东移影响,低层西南急流强盛,水汽供应充足。大气层结都处在强不稳定状态,CAPE值在1000J.Kg-1以上,强天气威胁指数很大,具有发生强对流天气的潜势。风的垂直分布特征显著,由地面到高空风向均呈顺时针旋转,风向切变明显,风速切变在中低层非常突出。两次龙卷风发生前1h,地面都有中尺度辐合系统,而且龙卷风发生地都处在辐合最强的地区,这一特征为我们提前预警龙卷风可能发生的地区提供了重要线索。两次龙卷风分别发生在常见的带状回波和块状回波中,回波强度最大只有55dBZ,回波顶高也仅11km,不易引起重视。但龙卷风发生前10~20min均有龙卷涡旋特征报警,同时有强中气旋配合,为龙卷风的临近预报提供了关键信息。
龙卷风 对流参数 垂直风切变 中尺度系统 雷达回波
王德育 戚尚恩 刘诚 任建华
安徽省宿州市气象局,宿州市,234000 安徽省涡阳县气象局,涡阳,23360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5
200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