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 GIS的长沙市雷暴天气短期预报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对长沙地区1971~2000年30年雷暴气候特征及雷暴中尺度机理分析研究,采用数值模式输出统计、指数与经验指标、诊断分析三者相结合的MED法,同时引入莱克力指数、修正的K指数等物理量,综合应用数值预报产品、经验指标及区域气象站资料,研究开发出该地区249个站点3~10月甚短期(6h、6~12h)雷暴危害度等级潜势预报模型;同时,采用MOS法,研制出短期0~48h雷暴活动移动趋势预报模型。模型以WebGIS技术为依托,将包含乡镇、公路、铁路、水库、湖泊、山脉等更多的地理信息数据与长沙地区249个区域气象站点的预报信息及理量诊断分析结果相结合;建立了集数据采集、存储、开发、管理、分析和信息传输与发布、信息实时处理等系统功能于一体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长沙市甚短期雷暴危害度等级潜势预报模型两年(2006~2007年)的业务运行情况表明,该模型对雷暴落区及强度均有较强的预报能力。位涡理论在雷暴诊断分析中的探索发现:925hPa的湿对称不稳定区域对于预报雷暴天气的落区和强度具有指示意义,强雷暴一般出现在MPV<0的等值线密集区内或MPV<0的大值区内。
雷暴 预报模型 天气预报 中尺度分析
陈勇 匡方毅 肖波 杨琨
湖南省长沙市气象台,长沙 410205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1
200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