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3DVAR同化雷达资料暴雨个例试验

本文采用我国新一代数值预报模式(GRAPES)及其同化系统开展雷达资料的三维变分(3DVAR)同化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一次暴雨个例的对比试验得到以下结论:不考虑垂直运动影响的情况下,同化Doppler雷达径向风资料可以增加初始场中的中小尺度系统信息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报开始阶段的降水;同化由反射率因子导出的垂直速度、雨水混合比并令上升区饱和可以大大改善降水预报结果;联合同化径向速度和反射率因子资料将得到它们的共同影响。模拟的6h降水过程与实况比较一致,基本消除了Spin-up现象,发展旺盛阶段的对流单体南北方向范围约50km,最大上升速度位于500hPa附近,超过3.0ms-1;雨水最大含量在400hPa附近,超过5.0gkg-1;云水最大值位于600hPa,约0.5gkg-1;造成的降水强度可达30mmh-1,具有明显的中β尺度系统的特征。初始场中水汽是否达到降水维持所需条件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初始场中水汽条件较差,即使包含有云水、雨水、垂直速度的信息,这些信息也会很快消亡,难以维持下去;此外,对观测资料更为专业的质量控制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维变分 反射率因子 数值预报 暴雨

刘红亚 薛纪善 徐海明 顾建峰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44 上海中心气象台,200030

国内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北京

中文

1-13

200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