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南京北部一次小尺度冰雹灾害天气综合分析

通过对2008年5月24日发生在南京六合区中北部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中小尺度天气和雷达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高空500hPa华北冷性低槽的东移南压,并配合700hPa低空切变线的共同影响是这次过程的大尺度影响系统;高空冷平流、地面暖平流辐合上升,在对流层中低层形成了大范围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低层中尺度低压环流的扰动,并与高空急流南侧的辐散区配合而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为冰雹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K指数增大,θse随高度减小,说明南京地区上空层结极不稳定,有大量的不稳定能量堆积,促使强对流云发展,利于水汽凝结和雹块的形成;分析发现,这次过程具有典型的超级单体风暴特征,雷达基本反射率图上回波极强,冰雹云顶高增长迅速;垂直累计液态含水量在十几分钟内迅速增加,雷达速度图正、负速度数值达到29.8m/s,且存在明显的气旋性环流,与24日14时地面图上存在一个β中尺度气旋一致;明显的垂直风切变、丘陵地形作用等也提供了环境条件;冰雹指数HI也起到了较好的指示作用。

冰雹灾害 强对流天气 中小尺度天气 天气过程

郭文刚 张欣 李胜云 郭松平 王方海

南京市六合区气象局 南京 211500 南京市气象局 南京 210008 南京市浦口区气象局,南京,211800

国内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北京

中文

1-4

200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