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延安市宝塔区土地利用类型坡度分异研究

选取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延安市宝塔区,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监督分类的方法得到1997年-2004年间该地区的土地利用分类图,并结合坡度图,分别提取1997年、2004年的坡耕地、坡林地、坡草地和坡园地,对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坡度分异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在1997年至2003年这6年间,耕地面积减少了33.1%,林地增加了10.1%、草地增加了20.6%、果园面积增加了33.3%,使该区域生态环境整体得到改善;(2)耕地减少的面积主要集中发生在坡耕地部分,其中>35°、25°-35°这两个等级减少的幅度最大,>35°减少了55.5%,25°-35°减少了51.2%,减少的坡耕地,基本上都是转变成了坡林地、坡草地、坡园地。然而,耕地总面积减少的同时,基本农田所占比例是在增加的;1997年<15°的基本农田在所有耕地中所占比例为29.1%,2004年该比例上为38.8%;这一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区“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坡耕地 土地利用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

卓静 邓凤东 刘安麟 周辉 赵青兰

西北大学;陕西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 陕西西安 710014 陕西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 陕西西安 710014

国内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北京

中文

1-5

200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