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流域与关键环境因子相关的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空间分布格局
为了识别辽河流域影响大型无脊椎动物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和深化对生物与非生物相互作用及生态系统功能的理解,本研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法(如相关性分析、累积频率分析和排序分析)分析2005年 6月在辽河辽宁段25个采样点采集的大型无脊椎动物和环境因子数据。在辽河流域的相关研究中,本研究首次考虑了生物与非生物相互作用及空间变化对生物分布的影响。在底栖动物物种多度数据的基础上,通过Spearman”s 秩相关、Pearson 相关、偏相关、累积频率分布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识别了辽河流域影响底栖动物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氨氮、植被覆盖和悬浮物)、底栖动物群落格局和环境因子影响格局。这些格局反映了该地区底栖动物对关键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发现该地区大部分底栖动物物种更喜欢生活在植被覆盖较好、NH4-N浓度较低、悬浮物含量较少的地点。通过使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大型无脊椎动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被纳入模型,有助于深化对生态功能的理解,更好的评价自然和人为因素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无脊椎动物 环境因子 多元分析 空间分布 辽河流域
张远 郭芬 孟伟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12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1-20
2008-11-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