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来乌梁素海湿地各类型区演变趋势分析
湿地科学是当前国际共同关注的重点学科和前沿领域。内蒙古高原湖泊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是我国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乌梁素海是地球上同一纬度最大的自然湿地,为全球范围内荒漠半荒漠地区极为少见的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等多功能的大型草型湖泊,是内蒙古高原干旱区最典型的浅水草型湖泊、黄河中上游重要的保水、蓄水和调水基地。因自然和人为因素,乌梁素海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受损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本研究以近30年来乌梁素海湿地各类型区的宏观演替过程为主要研究内容,系统开展了草型富营养化湖泊乌梁素海湿地的富营养化进程和机制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至2004年,乌梁素海湖泊面积已达368.53 km2,且1988-2004年近20年来乌梁素海的总面积明显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人工芦苇区面积表现出几乎线性的逐年增加的趋势,至2004年已达50.77 km2;浅水区和芦苇区+人工芦苇区+水草区两种类型区面积变化具有此消彼长的规律性,随着乌梁素海富营养化水平的提高,浅水区和芦苇区+人工芦苇区+水草区分别表现出减小和增加的趋势;各类型区面积变化所反映的信息揭示乌梁素海富营养化里程加速始于上世纪90年代。
湿地 演变趋势 富营养化
吕昌伟 何江 王冰 孙惠民
内蒙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系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1-10
2008-11-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