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N01WB-352A、B的研究

目的:筛选抗癌重要靶点——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的抑制剂。 方法:利用自建的快速、高效的高通量的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的筛选方法,从4000株菌株中筛选阳性菌株。阳性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获得活性化合物,再通过对活性化合物的质谱、核磁等理化数据的分析进行结构鉴定。并且对活性化合物使用一系列的细胞株进行抗细胞增殖的活性评价。 结果:筛选得到2个活性化合物N01WB-352A、B,它们对IMPDH有较强的抑制活性,IC50 分别为6.01μmol/L和1.40μmol/L。并且它们对一系列癌细胞的增殖有较强抑制作用,IC50在11.6nmol/L~556nmol/L之间,同时 它们可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的增殖,IC50分别为185nmol/L和147nmol/L。 结论:N01WB-352A、B为活性较强的特异性的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的抑制剂,国内外未见报道。在细胞水平上的活性评价显示它们具有进一步开发成抗癌新药的潜力。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 抑制剂 高通量筛选 结构鉴定 细胞增殖 抗癌新药

任晓 贺建功 郑智慧 路新华 张雪莲 朱京童 范玉玲 丁彦博 王福生 张华

微生物药物国家研究工程中心,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公司,石家庄050015

国内会议

2008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

石家庄

中文

1-6

2008-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