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清方调节SREBP-1c减少糖尿病大鼠肾脏脂质沉积
目的:探讨贞清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高糖高脂饲料加低剂量链脲佐菌素注射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分为:贞清方组、二甲双胍组、模型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每组18只大鼠。分别在治疗8周和12周时检测大鼠的肾皮质TG含量。12周时,采用RT-PCR检测肾皮质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和脂肪酸合成酶(FAS)的mRNA表达,同时,检测血糖、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肾脏行HE染色、在光镜下作肾组织形态学观察。 结果:8周时模型组肾皮质TG含量有增高的趋势,但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治疗组的肾皮质TG 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变化。12周时,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皮质TG含量显著升高(P<0.01),且SREBP-1c和FAS 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贞清方组和二甲双胍组肾皮质TG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贞清方组SREBP-1c mRNA的表达非常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二甲双胍组的SREBP-1c mRNA表达亦低于模型组(P<0.01),但高于正常组(P<0.05)。贞清方组和二甲双胍组的FAS 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两治疗组血糖、TG和UAE明显下降(P<0.01),TC亦下降(P<0.05)。贞清方组和二甲双胍组的肾脏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减轻。 结论:贞清方可通过下调糖尿病大鼠肾组织SREBP-1c及其下游基因FAS mRNA的表达,减少肾脏的脂肪沉积,改善肾功能和形态学改变。
贞清方 糖尿病肾病 脂肪酸合成酶 分子机制 病理改变
文秀英 许明旺 胡勤瑾 罗琼 鲁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武汉430077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老年医药学研究所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硕士研究生
国内会议
石家庄
中文
1-12
2008-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