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百部二元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在百部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并建立中药百部的二元指纹图谱(酸性色谱图-指纹图谱Ⅰ和碱性色谱图-指纹图谱Ⅱ),考察了地下部分的不同部位、不同加工方法对百部化学成分的影响,进而比较药典收载三种百部的差异。 方法:色谱柱Merck Purospher STAR RP-18(4.6mm I.d.×250mm,5μm),指纹图谱Ⅰ流动相为0.01%磷酸(m/v)和乙腈,指纹图谱Ⅱ流动相为0.05%氨水(v/v)和乙腈。检测波长:210nm;柱温:25℃;流速:1.0ml/min。对直立百部和蔓生百部地下部分不同部位、不同加工方法进行了比较。测定了35份样品包括8份直立百部、6份蔓生百部、9份对叶百部、1份海南百部和1份天门冬属伪品的指纹图谱,挑选其中20个主要成分进行了主成分分析。 结果:该方法稳定性、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百部地下部分不同部位成分差异较大。不同加工方法致使部分成分发生相应改变。主成分分析可将药典收载的三个种区别开,并将对叶百部分为3种类型。指认了其中的7个色谱峰。 结论:认为二元指纹图谱具有成分分析的互补性,可提供更多的化学信息;百部地下部分不同部位成分差异和不同加工方法导致的部分成分的变化为药材不稳定的原因之一。这些结果可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百部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

中药百部 二元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 主成分分析 质量评价

樊兰兰 胡君萍 倪斯然 陈虎彪 蔡少青

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学系北京100191; 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学系, 北京100191;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乌鲁木齐, 830054 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学系北京100191;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香港

国内会议

2008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

石家庄

中文

1-14

2008-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