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色素内镜下非糜烂性反流病细微结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放大色素内镜下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食管黏膜细微结构特征及其在临床诊断上的意义。 方法:根据症状学及内镜检查结果,对25例反流性食管炎(RE)、35例非糜烂性反流病及1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24小时食管pH监测、放大色素内镜观察及食管黏膜病理组织学检查,对比分析3组间在食管黏膜细微形态学上的差异。 结果:NERD组中,28.6%食管下段黏膜水肿、血管网模糊;齿状线形态呈三角型、锐齿型、破碎型、舌型分别为42.9%、28.6%、14.3%、11.4%;卢戈氏液染色后齿状线模糊、中断80.0%,其上伴斑片样淡染粗糙 34.3%;齿状线下方黏膜粗糙不平呈绒毛状、斑块状、粗大分枝状分别为12.0%、48.6%、34.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放大色素内镜下可准确识别食管黏膜细微结构的改变。齿状线形态呈三角型及锐齿型,齿状线模糊、中断,伴斑片样粗糙,齿状 线下方黏膜粗糙不平呈斑块状及粗大分枝状,有助于NERD的内镜下诊断。
反流性食管炎 食管黏膜 黏膜结构 细胞病理学
梁健 袁海锋 唐少波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消化内科,广西南宁530011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1-6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