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讨论稿)
肝硬化腹水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重要体征之一。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游离液体,当腹腔内积聚的游离液体超过200ml时称为腹水。肝硬化腹水发病机制复杂,包括门脉高压、内脏血管舒张、低蛋白血症、肾素-血管紧张肽-醛固酮系统激活、肾功能不良等。约50%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将在10年内出现腹水,腹水是慢性肝病自然进程中的重要标志,提示肝硬化失代偿、预后不良,腹水患者的2年生存约为50%。肝硬化腹水宜及早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但易反复发作,最终可因上消化道出血、继发感染与肝、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与代偿期肝硬化相比,有腹水的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本文介绍了肝硬化和腹水两方面的临床表现,对辅助检查与诊断要点进行了阐述,对一般治疗、中西医治疗等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
肝脏硬化 腹腔积水 中医疗法 中西医结合
刘成海 邢枫 闫秀川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2008,上海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1-10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