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阳虚大鼠小肠黏膜病理学改变及理中汤治疗作用观察
目的:观察脾阳虚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形态学变化,探讨脾阳虚证胃肠功能改变的组织病理学基础,并观察温阳健脾代表方理中汤的治疗作用。 方法:复合因素合利血平注射法建立脾阳虚大鼠模型;通过小肠黏膜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检查、透射电镜观察等方法,对造模及治疗后大鼠小肠黏膜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 结果:光镜观察未见脾阳虚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有明显病理学改变;但透射电镜下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可见明显改变:上皮细胞间隙紧密连接变宽;粗面内质网间隙增宽;线粒体肿胀,嵴断裂、减少或结构模糊,甚至空泡化。理中汤治疗后上述病变有明显改善。 结论:脾阳虚大鼠小肠黏膜在细胞超微结构水平上可观察到细胞及细胞器的形态改变,从一个侧面反映脾阳虚证组织病理学基础;温阳健脾方药理中汤对此有一定治疗作用。
小肠疾病 中医疗法 健脾方药 实验药理
羊燕群 郭文峰 李茹柳 高小玲 潘怀耿 林传权 陈蔚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广州510405 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广州510405;上海市高校中医内科学E-研究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1-6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