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中药对肝脏微循环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中医活血化瘀中药丹参及其组分丹参酚酸B盐(SA-B)对内皮素-1(ET-1)所致门静脉高压(PHT)模型小鼠肝脏微循环的影响,从“活血”改善微循环角度诠释丹参、SA-B的“活血疏通肝络”作用。 方法:昆明种小鼠8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丹参组、SA-B组、黄芪组、黄芪多糖组、延胡索组、ETAR 阻断剂组,每组12 只。每天预先等量灌胃对应药物或蒸馏水,每天1次,共3d。每组分出6 只小鼠尾静脉注射ET-1(1.6μg·kg-1)前后激光多普勒肝脏血流量测定,余下6只活体观察注射ET-1前后小鼠肝脏微循环流速。 结果:(1)激光多普勒测定结果:各组小鼠注射ET-1后肝脏平均血流灌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丹参组、SA-B组和阻断剂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小(99.67±15.82,80.17±20.30,71.00±12.82 vs 126.33±27.51,后2组P<0.01);延胡索组下降幅度(105.00±19.83)大于丹参组;黄芪组和黄芪多糖组下降幅度(128.33±37.27和120.50±24.20)与对照组接近,与SA-B组差 异显著(P<0.05);SA-B组则与阻断剂组作用相当。(2)活体显微视频测定结果:各组肝脏微血管流速的变化趋势同激光多普勒测定,其中SA-B组和阻断剂组流速下降幅度均小于对 照组(0.20±0.02,0.17±0.05 vs 0.23±0.02,P<0.05和P<0.01);丹参组的变化幅度(0.20±0.02)也比对照组低,该组和SA-B组的降低幅度与ETAR 阻断剂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 结论:(1)丹参和SA-B 能对抗ET-1 引起的肝脏灌注量和微循环流速降低;(2)丹参及SA-B 对抗ET-1 引起的肝脏灌注量和微循环流速降低可能是其改善门静脉高压时肝脏微循环的机 制之一;(3)同为活血化瘀中药的延胡索对抗ET-1的作用弱;(4)有抗肝纤维化作用的黄芪和黄芪多糖对ET-1引起的肝脏灌注量和微循环流速的降低几乎无拮抗作用。
肝纤维化 中医治疗 中药丹参 实验药理
田甜 徐列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 201203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1-9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