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图书馆公益精神
图书馆以其公用性区别于私人藏书楼,所以一直被人们认作是公益性事业,国办的公共图书馆当然更是如此。那么在社会转型、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图书馆会不会转变性质,成为一项产业呢?笔者认为不会。作为近代图书馆先驱和主体的公共图书馆实际上是伴随着市场经济诞生的。市场经济要求提高劳动者素质,而劳动者往往无力顾及读书学习,于是公共图书馆作为一种倡学机构开办出来。由于这种倡学活动对社会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并不能立现其功能,所以不可能依靠谁来投资经营,它只能作为一种公共物品由政府来提供,而不是通过市场来供给。因此笔者认为公共图书馆虽然是市场经济的伴生物,但它们是诞生在市场失灵之处的,所以从一开始它们就是各级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其他大部分类型的图书馆也不可能是赢利的,在不同的范围内具有公益性质。本文介绍了公益精神的内涵,阐述了图书馆的公益精神所体现的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无偿性的付出。
公共图书馆 公益服务 弱势群体 市场经济
董振声
江苏省吴江市图书馆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4-6
2004-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