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关于改进投入产出调查及编表模式的思考

目前,我国仍沿袭着1987年以来编制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模式,其与当时的经济、统计体制相适应,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现在时过境迁,应该结合中国投入产出发展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创建一套符合中国实际的国家与地方有别的投入产出编表模式。 一、中国投入产出核算的基础不同于世界各国。由于各国经济管理体制不同,各国编制投入产出表的方法各异。认为编制国家投入产出表的方法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遵循属地原则,进行分层推算,在各省投入产出汇总表的基础上,直接编制国家投入产出表,开创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投入产出表编制方法。 二、与时俱进。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投入产出编表流程。国家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应该结合中国投入产出核算现实基础,充分利用各省投入产出编表成果。具体而言,就是在编制国家投入产出表时,以国家搜集的总量数据为控制数,以各省投入产出汇总表作为结构系数矩阵,在此基础上直接编制国家投入产出表。 三、统筹协调,提高调查资源共享效益。国家应统筹协调各省调查资源。因为投入产出调查的目的是行业代表性,也就是反映现实的生产技术状况,国家用资源共享的方法满足其他省份编表的需要,既减少全国整体工作量,提高调查资源使用效益,又便于全国质量标准的统一。 总之,在经过17年的投入产出实践后,我国投入产出调查及编表模式应该有新的创意,中央与地方工作职能应该有所区别。

投入产出 编表模式 编表流程 资源共享

窦志达

山西省统计局核算处

国内会议

中国投入产出学会第六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昆明

中文

729-733

2004-08-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