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投入产出比看不同行业的经济效益
这是一篇专门为地方党政领导撰写的简要分析。在区域经济调控的过程中,如何根据不同行业的经济效益和景气周期进行强优汰劣的抉择,首先要搞清楚基本情况。 本文依据安徽省投入产出表1985年、1987年、1992年、1997年和2002年五个年份的资料,首先求得平均增加值率,再计算标准差和标志变动系数,通过排队分组,来评析经济效益的优劣以及经济效益的稳定性。从中发掘投入产出比最高和最低的10个行业,提示增加值率波动最小和最大的10个行业,并提示经济效益随经济周期波动明显的行业。 投入产出比最高的行业都属于第一产业或第三产业。涉及第一产业的有三个:林业、渔业和农业(即种植业);涉及第三产业的有七个:铁路旅客运输业、金融业、地质勘探业、体育事业、仓储业、教育事业和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业。 投入产出比最低的行业都属于第二产业。它们是: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其他电子计算机设备制造业、屠宰及肉类加工业、谷物磨制业、制糖业、植物油加工业、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和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 安徽省85%以上的行业的增加值率是相对稳定的,其波动幅度的绝对量是较小的。标准差最低的群体中制造业最突出。在前10名中占有8席,在前20名中占有15席。这表明制造业是投入产出比最稳定的行业。标准差最小的10个行业是: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其他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涂料、颜料、油墨及类似产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玩具、体育、娱乐用品制造业、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业、工艺美术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铁合金冶炼业、橡胶制品业。标准差最大的10个行业是: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制糖业、住宿业、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业、保险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和废品废料业。主要原因是受行业景气周期波动的影响,次要原因是行业效益下降的影响。
增加值率 投入产出 经济效益 区域经济
王永明
安徽省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处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578-594
2004-08-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