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河口区沉积模式
传统研究认为在河口区发育三角洲沉积。三角洲主要由于河流水流受湖水顶托,水流速度下降,携砂能力降低,进而在河口区形成河口砂坝,而前期河口坝或河流沉积物经过湖浪(海浪)改造后,在河口区连片分布,展现出席状特征,称为席状砂。 在河口区,成为骨架砂体的是分流河道和河口坝,而连接骨架砂体的则是分流间的溢岸砂和席状砂,共同构成了三角洲沉积体系的砂体。
三角洲 沉积模式 河口区
尹太举 张昌民 王晓曦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 434023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80-81
2008-09-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