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胶州湾李村河口区沉积物有机碳、酸可挥发硫化物及重金属的环境响应

以胶州湾李村河口区为研究对象,通过4个沉积柱样的分析测试,对沉积物中的有机碳(TOC)、酸可挥发硫化物(AVS)及重金属的环境响应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发现在4个柱样中,JZB2的有机碳含量最高,较细的粒度、较弱的水动力以及高陆源输入都有利于该地区沉积有机碳的埋藏与保存。JZB4和JZB5的有机碳含姑较低,其粒度也较粗,且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利粒度的韵律有较好的正相关性,这是由于陆源的有机碳在离河口较远处土要沉积在水下分流河道中,故而含量高值与粒度较粗部分吻合。JZB6的粒度较粗,起伏平缓,有机碳含鬣较高,该站位的有机碳应是受剑陆源与海源的双重影响。碳氮比随着离河口距离的变远呈现增大趋势,说明沉积有机质中氮主要来源于陆源,这与李村河含有较高的含氮有机质是吻合的。

有机碳 酸可挥发硫化物 活性金属 胶州湾 环境响应 沉积物

于雯泉 钟少军 蒲晓强 中国周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山东青岛 266033刘飞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 25706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 266071 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湛江 524088 中国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266033

国内会议

第十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成都

中文

26-27

2008-09-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