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I技术在脑肿瘤微侵袭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脑肿瘤微侵袭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78例脑肿瘤采用MR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在手术前获得病人脑白质纤维束图像(white matter fibertractography),观察其影像学特征,了解脑肿瘤与白质纤维束的关系,制定手术计划。本组脑胶质瘤56例,脑膜瘤15例,其他7例(脑转移瘤5例、恶性淋巴瘤2例),均施行显微外科手术,其中53例实施术中神经导航(其中13例行MRI+DTI影像融合神经导航)。 结果:DTI显示脑白质纤维束受脑肿瘤占位效应、浸润侵犯和瘤周水肿等影响可分为移位、融合和破坏3种形式,可有合并两种或三种形式的多种类型.本组脑肿瘤累及白质纤维束分布区域为胼胝体区42例(单纯移位16例、融合15例、破坏11例),锥体束27例(单纯移位14例、融合8例、破坏5例),视放射9例(均为单纯移位)。术前所累及的脑白质纤维束致相应神经阳性体征而术后改善或转阴性者31例,无改变者28例,术后新增神经阳性体征或加重者19例(12例脑肿瘤大部切除后伴发瘤周显著水肿,7例术后瘤床渗血)。本组术后无死亡病例。 结论:脑肿瘤和DTI之间关系的评定对术前脑肿瘤手术入路设计、术中切除范围和手术操作有指导意义。神经导航系统在术中应用,对脑肿瘤手术中脑白质纤维束的保护提供了可靠保证。
脑肿瘤 微侵袭 神经外科 外科手术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邹元杰 刘宏毅 常义 张锐 刘文 杨坤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南京 210029)
国内会议
广东东莞
中文
87
2008-03-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