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兔VX2肝癌模型的肝动脉插管技术改良及其介入治疗术后的实验研究

原发性肝癌(HCC,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我国癌症发病率的第二位,每年有13万人死于肝癌,尤以东南沿海地区高发。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目前中、晚期肝癌非手术疗法中的首选方法,近20年对肝癌的介入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仍严重制约着患者的预后。目前认为细胞外基质(BCM)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通过对ECM的降解而促进癌细胞对周围组织的浸润,其中MMP-2和MMP-9在MMPs家族中与肿瘤的关系更为密切。 本文尝试通过显微外科手术方法对兔VX2肝癌模型肝动脉插管技术进行改良,并观察兔VX2肝癌的影像学表现及介入治疗后其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研究介入治疗对兔VX2肝癌中MMP-2和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

肝癌 肝动脉插管 介入治疗 恶性肿瘤 化疗栓塞术 基质金属蛋白酶 显微外科 动物模型

钟灵

南方大学附属珠江医院放射科

国内会议

广东省医学会第九届放射学学术会议

广州

中文

94-96

2007-06-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