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峡口三叠系嘉陵江组油苗成因探讨
在宜昌兴山峡口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灰岩晶洞或方解石脉中采集到了2个黄褐色粘稠液体油苗。油苗的发现,无疑表明本地区曾有过石油的生成,因而全面解剖油苗的地球化学特征有助于进一步确认有效油源 岩。对宜昌地区烃源岩的分析表明,常规的甾萜烷分布特征非常相似,即在高演化阶段的趋同性,难以区分不同层位的烃源岩。三芳甾烷可以作为南方高-过成熟地区油源对比有效指 标,从芳烃的组成寻求新的油源对比指标可谓是有益的尝试。本文从同位素组成特征及三芳甾烷分布特征,分析了兴山峡口2个油苗的油源。
油气勘查 油气成藏 成矿预测 同位素法
徐耀辉 文志刚 唐友军
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系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243-244
2007-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