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质生成生物气的生化动力学模型及其初步应用
本文对有机质生成生物气的生化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研究。中国生物气显示普遍,从南海的莺歌海盆地到东北的松辽盆地,西至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东至浙江杭州湾沿海,都有生物气显示。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评价生物气生成量的方法还只有实验室微生物的厌氧发酵实验。事实上,在从“七·五”到“九·五”的攻关研究中,国内相当多的单位和学者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有机质进行过大量微生物发酵成气实验,以获取评价生物气生成量所需的产气率参数。但这一方法不能给出地质剖面上不同埋深处生物气的生成量,同样的生气量如果分别发生在10m、100m、1000m处的埋深,其成藏意义将有天壤之别,生成越浅的生物气,越容易散失,对成藏的贡献将越小。即资源前景不仅与生气量有关,还与生气的时期(埋深)有关。
天然气勘查 油气成藏 成矿预测 储量分析
王民 卢双舫 申家年
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63318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229-230
2007-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