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硫同位素作为塔里木盆地油源对比和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的标志

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对于塔中、塔北油气的来源还存在不同的观点:即主要来自寒武系—下奥陶统,还是中上奥陶统?如果原油中硫直接来自干酪根裂解的话,有可能利用硫同位素来进行油—源对比。然而,研究已显示油气中的硫成因复杂,可以为无机硫合并入的产物。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原油硫的形成机理。 本研究分析了塔中、塔北19个原油、7个潜在的生油岩干酪根样以及储层中H2S、黄铁矿(脉)δ34S值。由于从生油岩分离出来的干酪根往往含有黄铁矿,于是反复多次通入盐酸和氯化铬溶液,并利用X-衍射检测干酪根黄铁矿的量,直至低于5%。原油和干酪根样δ34S值测试,先采用Parr公司生产的氧气燃烧弹裂解,转化为硫酸盐,收集BaSO4,而后在1050°C下分解,产生的SO2经过质谱仪分析测试δ34S值。

油气勘查 地球化学 硫同位素 塔里木盆地

蔡春芳 李开开 邬光辉 张宝收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塔里木油田公司,新疆库尔勒,841000

国内会议

第十一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昆明

中文

127-128

2007-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