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经兔肠系膜下动脉注射抗癌药氟尿嘧啶药物动力学的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经不同途径给药后5-氟尿啶嘧(5-FU)的药代动力学变化,为临床皮下植入化疗泵进行区域性化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分别经兔肠系膜下动脉(IA)和兔耳门静脉(IV)注射相同剂量的5-FU,于注射后取门静脉血、结肠组织和肠系膜淋巴结,测定其中5-FU的浓度。临床结肠癌患者126例,分为治疗组,即术中行植入化疗泵84例进行区域化疗。对照组42例,术后行全身静脉化疗。 结果:动物试验IA组5-FU在门静脉血、肠组织和肠系膜淋巴结的浓度明显高于IV组(P=0.002)。临床治疗组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即82.6%与68.42%。而局部及总的复发转移率比对照组低15.6%与31.56%(P<0.005)。 结论:区域性动脉5-FU浓度高于静脉组,且作用时间长。动脉植入化疗泵进行区域化疗可明显减少化疗剂量及减轻化疗毒性反应,并能提高5年生存率及降低局部复发和转移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肠系膜 抗癌药 氟尿嘧啶 药物动力学 区域性化疗 化疗泵

刘飞龙 沈庆华 郝胜华 戴植本 张安源 李明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430030 湖北省鄂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总医院外科

国内会议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普通外科学术会议

上海

中文

130-132

2007-1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