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血β2微球蛋白在儿童EBV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的意义

EB病毒(EBV)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EBV感染其靶细胞B细胞后可使其“永生”化,终身潜伏,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时不断增殖,呈肿瘤样生长,这种“永生”的B细胞与Burkitt”s淋巴瘤、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症、HIV感染后淋巴瘤密切相关。Hjalgrim研究发现EBV感染IM后霍奇金淋巴瘤及其他肿瘤发病率明显升高,而这些肿瘤的患者血β2.微球蛋白升高,另有报道发现血清β2.微球蛋白是唯一独立的预测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预后的负性因素,还有学者发现在噬血综合征---EBV感染的严重表现的急性期血β2微球蛋白较其恢复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川崎病明显升高。提示β2微球蛋白在EBV感染及感染后相关肿瘤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研究了儿童EBV感染IM急性期及恢复期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变化,以探讨其在原发EBV感染时的变化规律及意义。

EB病毒感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血β2微球蛋白 儿科疾病

罗晓明 王欣欣 周馥英 吴建国 邱莲女

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 儿科 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 医学检验中心(310014)

国内会议

2007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学术会议

杭州

中文

99-102

2007-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