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微栓子监测
Adams和Gross在1981年从组织病理上证实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患者因动脉-动脉栓塞(成分为纤维蛋白-血小板颗粒)而造成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而且当时就提出来,这种发病机制会影响到颅外-颅内搭桥手术的效果。本文介绍了微栓子和微栓子信号(MES)的基本原理,阐述了颅内动脉狭窄MES与缺血性卒中风险的关系,探讨了MES监测中需要注意和存在的问题。
颅内动脉狭窄 微栓子 监测信号 发病机制 缺血性卒中
高山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3-6
200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