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胃肠间质瘤治疗的新进展

胃肠间质瘤(GIST)是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由未分化或多能的梭形或上皮样细胞组成,免疫组化检测特异性表达c-KIT(CD117)和CD34;对常规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主要依赖于手术治疗,但术后有85%的患者复发、转移,5年生存率仅50%~65%。近年来一系列研究发现酪氨酸激酶与细胞信号转导直接相关,参与肿瘤生长的酪氨酸激酶有KIT、PDGF-R以及BCR-ABL融合蛋白等;而大多数GIST正是由c~kit癌基因突变导致KIT酪氨酸激酶持续活化,细胞增殖分化失控所形成的。有关伊马替尼与GIST的治疗已经成为肿瘤学界的研究热门,连续四届美国ASCO年会上,有关的研究报告都是与会者高度关注的焦点。本文就GIST的治疗的若干新进展简要综述。

胃肠间质瘤 免疫治疗 酪氨酸激酶 细胞信号转导 癌基因突变 伊马替尼

秦叔逵

南京八一医院全军肿瘤中心,南京210002

国内会议

2004年全国肿瘤学进展学术峰会

北京

中文

3-12

2004-10-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