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白色污染”现状及解决对策研究

“白色污染”已成为当今严重的环境污染源之一,也是困扰全球环境的一大难题。废塑料制品进入自然环境后很难完全自然降解而带来的长期的深层次的环境问题。首先,废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会阻碍农作物根系生长,破坏土壤理化性能,导致农作物减产。其次,弃置于陆地或水体中的废塑料制品,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第三,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制品很难处理。如果将其填埋会占用土地,且长时间不降解;如果进行焚烧会对大气造成一定的污染,特别是有些含氯塑料在高温加热时会产生“二恶英”等致癌物质。“白色污染”不是塑料的悲哀,而是人们自身的悲哀。“白色污染”的源头其实并非物质或用品本身,而是人们的行为习惯。环保的本质不只是被动地防止环境污染,更要主动地保护自然、保护资源。加强废塑料的回收,不仅将大大减少“白色污染”的源头,而且可以充分发掘现有资源的再生能力,延长塑料原料的使用寿命。许多环保专家和资源专家都指出,从目前我国国情和科学发展的水平看,在对待以泡沫塑料制品为主源头的“白色污染”问题上,还是采取以京、沪等地主张的“回收利用为主,多种产品共存,在有把握的情况下推出替代品”的策略较为合理。最积极的办法是尽快建立起一整套适应市场经济制度,以利于对废塑料进行回收,再生,利用,让它及早进入循环经济链。

白色污染 防治对策 回收利用

董金狮

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北京 100089

国内会议

中国改性塑料高新技术成果与产业发展论坛、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改性塑料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

浙江台州

中文

289-294

200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