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上引法”生产设备的设计要求

笔者从实践出发,为进一步提高中国“上引法”的技术含量,对上引装备设计提出新的要求。 “上引法”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独立自主研发的一种铜管坯生产方法。经过近20年的改造、发展,已显示出独有的魅力。具有工艺流程短、成材率高、成本低、投资少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建筑用铜水管、采暖用铜管、空调连接用铜管等。用“上引法”生产铜管的典型代表企业,是新兴崛起的青岛宏泰铜业有限公司。在2003年,依靠“上引法” 生产各种铜管产量高达2.28万吨,产值超过5亿元,并且实现零库存。“宏泰”属股份制民营企业,用不到5年时间,使产品销售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到26个国家。其蚊香盘管铜水管产品供不应求……。可见“上引法”产品正受到国内外客户的青睐。但是,任何一种加工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上引法”也不例外,它的尺寸范围、工艺性能与其它加工方法相比,目前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还不能生产Ф120mm至Ф219mm大型水道管和复杂合金管坯。 “上引法”是中国人自主开发的管坯生产方法,努力完善上引装备的设计与制造,有利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有利于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管坯生产方法。为此笔者对“上引法”装备的设计、制造提出新的要求,与同行切磋。

上引法 生产设备 管坯生产 铜水管

吴浙民

国内会议

2004年中国铜铝加工装备研讨会

江苏常州

中文

196-199

2004-06-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