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对心力衰竭患儿心脏非同步运动的研究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儿心室间及左心室内非同步运动的临床意义。 方法:正常小儿40例,CHF患儿30例,左心室内非同步性指标检测采取标准心尖四腔和两腔观,获得左心室4个壁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共12个位点的QTVI曲线,测量各位点QRS波起点至心肌收缩期峰值速度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的时限(Ts和Te)。计算左心室同一壁内3个节段间Ts最大差值和Te最大差值(Intra-△Ts和Intra-△Te)以及左心室12个心肌节段Ts和Te的最大差值(Max-△Ts和Max-△Te)。心室间的不同步指标测量QRS波起点到主动脉瓣血流频谱起点时间(Q-A)、QRS波起点到肺动脉瓣血流频谱起点时间(Q—P)及其差值(Q—A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Tel指数反映左心室整体功能。 结果:CHF组Intra-△Ts和Intra—△Te、Max-△Ts和Max-△Te、Q-A、Q-P及Q-AP较正常组明显延长。Max-△Ts与LVEF负相关(r=-0.54,P<0.05;).与Tei指数正相关(r=0.57,P<0.01).与QRS不相关。Max-△Te与QRS正相关(r=0.57,p<0.01),与LVEF及Tei指数不相关。 结论:CHF患儿心室间及左心室内存在明显的非同步运动,且与心功能关系密切。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心力衰竭 非同步运动 小儿心脏

秦石成 滑少华 张瑞芳

郑大一附院超声科(450052)

国内会议

第九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

乌鲁木齐

中文

204-207

2007-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