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卢湾区两个年代末期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及PYLL分析
目的:较全面反映上海市卢湾区80年代末与90年代末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及其变动状况,为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该区4473例恶性肿瘤死亡病例进行死亡特征、趋势及PYLL分析。 结果:卢湾区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平均值由80年代末的229.36/10万上升至90时年代末的242.36/10万,标化死亡率相应地由95.87/10万上升至133.56/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80年代末男、女性比例为1.46:1,90年代末为1.47:1。通过两个年代癌症死亡谱的分析显示,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食道癌)居死亡的前五位,肺癌一直在首位,宫颈癌下降较快。从PYLL结果显示,男女合计平均减寿3个人年。 结论:恶性肿瘤特别是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食道癌)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人,引起寿命损失,需加强其发病和死亡危险因素研究,同时开展肿瘤防治知识普及宣传。
恶性肿瘤 死亡率 平均潜在寿命损失年 肿瘤防治
徐佩文 徐静依 梅芳 程月华
上海市卢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025
国内会议
山东威海
中文
83-85
2004-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