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体操运动员腰部结构变异的X线片表现与分析
艺术体操被誉为“地毯上的芭蕾”,1980年国际奥委会第一次将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2000年又将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随着国际体联艺术体操技术委员会《艺术体操评分规则》的跳跃性变化,艺术体操也不断向着高、难、新、巧的方向迈进,成套动作中单个难度的数量成倍增加,对运动员身体素质及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运动损伤成为困扰中国艺术体操界的难题之一。田得祥等(1999)和王煜等(2002)报道,在艺术体操运动员运动创伤流行病学中处于第一位的是腰部损伤,并且常常是影响艺术体操运动员成绩发挥的主要因素,甚至是优秀运动员在技术巅峰时期不得不退役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对艺术体操运动员腰部结构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确定其结构变异与腰部易伤性的关系。
艺术体操 运动员 腰部结构变异 X线片分析 运动创伤 腰部损伤
王煜 凌蜀琪 易琳 王强 陈岚筠 周小琴 李莎 韩婕
成都体育学院 运动医学系,四川 成都 610041 成都体育学院 附属体育医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成都体育学院 竞技体育运动学校,四川 成都 61004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2-113
2004-10-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