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外周血淋巴细胞筛选敏感抗肿瘤药物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肿瘤患者的肿瘤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对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肿瘤药物的反应及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筛选敏感抗肿瘤药物的可行性。 方法:应用MTT法检测表阿霉素、氨甲喋呤、盖诺、长春新碱、5-氟尿嘧啶、威猛、顺铂、卡铂、环磷酰胺及足叶乙甙等10种抗肿瘤药物对37例患者的肿瘤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抑制率,分析肿瘤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对作用机制不同抗肿瘤药物的反应及二者间的相关关系。 结果:在37例患者中,表阿霉素、盖诺、威猛、环磷酰胺、足叶乙甙5种抗肿瘤药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与对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抑制率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575、0.370、0.609、0.525与0.668,二者呈正相关;而氨甲喋呤、长春新碱、5-氟尿嘧啶、顺铂、卡铂5种抗肿瘤药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与对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抑制率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125、0.179、0.131、0.243与0.075,二者无明显相关关系。 结论:在肿瘤组织标本难以获得时,表阿霉素、盖诺、威猛、环磷酰胺、足叶乙甙等抗肿瘤药物对个体肿瘤细胞的敏感性可用外周血淋巴细胞筛选; 而氨甲喋呤、长春新碱、5-氟尿嘧啶、顺铂、卡铂等抗肿瘤药对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敏感性可指示药物对体细胞的损害作用。综合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对抗肿瘤药的敏感陛可为临床化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外周血淋巴细胞 肿瘤细胞 化学疗法 MTT法 抗肿瘤药物

刘敏 于志红 富晶 王彦 李建华 徐晓辉 吕申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实验中心 辽宁 大连 116023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

国内会议

2004年第二届全国生物治疗学术研讨会

浙江临海

中文

68-72

2004-11-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