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抑制与金融体系重构问题研究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和空间内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且有特色的区域经济,特色经济、民营经济和自主经济三者构成了县域经济的内核。作为经济社会生活中宏观与微观的结合部,县域经济在我国具有重要地位,但与城市相比,我国广大县域尤其是农村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之所以形成显著的“城乡二元结构”,资金瓶颈是一个重要原因。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通过财政、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和金融等渠道,从农村汲取了大量资金,1953~1985年间农民对工业化贡献约为6 0OO~8 00O亿元。目前,中国农村每年流失的资金高达2 400亿元。在这种背景下,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壮大县域经济”,那么,要壮大县域经济、改善城乡二元结构,金融环节应该发挥何种作用?它事实上发挥了何种作用呢?本文将着重研究这一问题。

县域经济发展 金融抑制 金融体系重构 农村金融 城乡二元结构

钱水土 王忠华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国内会议

2004年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

杭州

中文

72-80

2004-04-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