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南海芋螺毒素的研究

芋螺毒素是芋螺(Conus)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套非常精密的神经药物学武器,用于捕食和防御,它们多数由12~46个氨基酸残基所组成,大多数含两对或三对二硫键。它们主要作用于细胞膜上各种离子通道以及神经递质和激肽的受体,阻断或增强神经兴奋信号的传递,具有很强神经毒性。本实验室近年来开展中国南海芋螺毒素的研究,近期从海南岛三亚附近海域采集到十几种芋螺样本,对数量较多种类的进行了毒素的分离纯化和结构表征的研究,对数量少的种类利用RACE技术进行了毒素基因的克隆,取得了阶段性研究结果。

芋螺毒素 神经药物 药物学武器 离子通道 神经递质 毒素基因

蒋辉 韩禹宏 王琪 陈冀胜 戚正武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生化细胞所,上海,200031;同济大学蛋白质研究所,上海,200092;北京药物化学研究所 102205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生化细胞所,上海,200031;同济大学蛋白质研究所,上海,200092 北京药物化学研究所 102205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生化细胞所,上海,200031;同济大学蛋白质研究所,上海,00092

国内会议

全国首届海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会议暨全国第五届海洋生命活性物质与天然生化药物学术研讨会

湖北宜昌

中文

1-4

2004-05-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