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牛河梁红山文化积石冢探析

红山文化从1935年被发现以来,经历了一段由不被重视到逐步受到重视乃至引起学术界极大关注的历史演进。这一过程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红山文化的面貌一开始是模糊的,考古学界对它的认识需要一定时间的检验,另一方面则决定于红山文化自身深厚的史前文化底蕴和深藏其后的文化背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随着红山文化玉器的确认,特别是喀左东山嘴红山文化祭坛和牛河梁红山文化坛庙冢的发现,红山文化在中国新石器时代不可低估的地位得到学术界最终认可。显而易见,红山文化的学术地位与红山文化坛庙冢是紧密相连的。而牛河梁红山文化积石冢这一红山先民神秘的墓葬习俗,究竟包容了多少深厚的文化内涵,积石冢的形制、特征及性质对红山文化的演变和消长提供了多许实证?本文试就牛河梁红山文化积石冢为话题,对相关问题展开一些讨论,以求教于国内外专家学者,望不吝赐教。

牛河梁 红山文化 积石冢 史前文化 新石器时代 墓葬习俗

徐子峰

赤峰学院历史系

国内会议

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内蒙古赤峰

中文

161-169

2004-07-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