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研究回顾与展望
红山文化因内蒙古赤峰红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得名,其主体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和辽宁西部地区,年代为距今6500~5000年。该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最著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一,在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据十分显著的位置,在与中原仰韶文化和东北诸多原始文化的交流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以红山文化玉器为代表,西辽河流域史前玉文化的发展进入鼎盛阶段,并使该地区与长江下游地区环太湖流域并列成为中国史前时期两大雕琢和使用玉器中心,诸多优势因素被夏商周三代融合吸收,成为中国主流传统文化中的核心要素。本文回顾20世纪红山文化发现与研究历程,总结红山文化研究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找准当前制约红山文化研究的薄弱环节,确立21世纪红山文化研究的发展方向。
红山文化 赤峰红山后遗址 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文化 玉器
席永杰
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内蒙古赤峰
中文
12-16
2004-07-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