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利用RAPD标记分析鸵鸟种群的遗传变异

为探讨分子遗传标记在鸵鸟育种中的应用,利用RAPD技术分析了我国养殖的三个主要鸵鸟品种内和品种间的遗传变异。蓝颈鸵鸟、澳洲灰和非洲黑三个品种在品种内和品种问显示出低水平的变异。品种间的遗传距离较好地说明了三个品种的育种改良过程,同时预示出澳洲灰与其他品种鸵鸟进行杂交育种的可能性。选择的20条在鸡中能稳定扩增的RAPD引物其75%能在鸵鸟基因组中扩增出产物,显示出两种禽类DNA具有同源性,为今后利用鸡的微卫星引物对鸵鸟进行基因组扫描分析奠定基础。

鸵鸟 遗传变异 分子遗传标记 杂交育种

周霞 李宁 张劳 崔庆为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中国北京 100094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北京 100094 中垦农牧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北京 102211

国内会议

2004年世界鸵鸟发展大会

西安

中文

49-51

2004-04-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