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乳腺癌治疗的展望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世纪末的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约有130万人诊断为乳腺癌,而有40万人死于该病。同样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里中国大陆京、津、沪等大城市的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已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二位。在基础研究方面,笔者已经知道某些遗传基因突变的携带者发生乳腺癌的机会会明显的增加;而新型的多基因分析手段——“基因芯片”可以帮助临床医师更准确的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和疗效;更值得一提的是分子生物学研究还带动了一门新兴的治疗学科——生物靶向治疗的应运而生。在诊断方面,笔者已经有了一系列新的乳腺影像诊断方法,包括数字化乳腺X线、三维立体超声显像、乳腺核磁共振成像、乳腺导管内视镜和正电子断层扫描等,从而大大提高了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水平和治疗前评估的准确性。在治疗方面,过去的一百年间乳腺癌的局部和区域治疗发生了多次变革,尤其是在二十世纪的后三十年间;而与之交相辉映的是全身治疗的不断进步。 这一系列变革固然离不开对肿瘤生物学认识的深入以及新技术、新药的开发和应用,但是肿瘤治疗的人性化和个体化的理念对促进变革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而这两种治疗理念还将成为未来推动乳腺癌治疗学乃至整个肿瘤治疗学向前发展的原动力。
乳腺癌 核磁共振成像 导管内视镜 正电子断层扫描 早期诊断 治疗评估 个体化治疗
邵志敏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510-512
2004-1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