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靖边平原地下水开发利用模式初探

本文针对靖边平原区因大量开采潜水含水层地下水,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这一问题,在分析平原区水文地质条件、开采量组成的基础上,得出平原区开采量组成主要为截取潜水蒸发量。采用数值模拟技术,通过理想模型研究了单一开采潜水含水层、单一开采承压含水层、混合开采、完整井、非完整井等开采条件下潜水水位的响应。结果表明,单一开采承压含水层可通过越流的形式在大范围内较小幅度的降低潜水水位,以最大限度地截取潜水蒸发量,而承压完整井开采与承压非完整井开采对潜水水位降低的差别较小。建立了平原区水文地质数值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并结合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指出采用非完整井单一开采承压含水层为平原区的最佳开发利用模式,并建议在今后旧井报废另建新井时,采用非完整井开采白垩系承压水,逐步实现最佳模式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开发 潜水水位 水文地质

王玮 马思锦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710054 陕西省地调院,陕西临潼710600

国内会议

2004年中国西部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西安

中文

588-592

2004-05-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