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彩绘秦俑清理方法实践

兵马俑被埋入地下约5米深的填土和淤泥之中,长期受地下水和有害物质的浸蚀,因而使陶质的兵马俑身上的彩绘层受到很大的损害。又由于埋藏地下二千多年,使当初在绘彩时调制颜料所用的胶(植物胶或动物胶)逐步地流失或分解而失效,出土时附着在兵马俑身上的颜色残迹非常地脆弱,在自然环境下便很快发生起翘、剥落。为有效地保护好彩绘秦俑,对残破彩绘陶俑进行抢救修复,首先要清理彩绘层表面上的集聚物(黏土或白色可溶性盐CaCO3结垢)。清理既是考古发掘工作的重点,也是修复保护工作的关键。本文试从彩绘秦俑修复保护中,对清理方法作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指正。

彩绘秦俑 兵马俑 考古发掘 秦俑修复

兰德省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国内会议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三次学术年会

杭州

中文

98-104

2004-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